2025年6月21日,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于国定路校区行政楼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2025年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业界导师论坛。在数字经济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战略号召,本次论坛以"GenAI技术驱动的产教融合新生态"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数学学科与产业创新的共同体,通过构建"基础研究-学科交叉-产业应用"创新生态链、创新"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三大路径,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发展。来自金融、互联网、医学、建筑业的二十余位优秀业界专家,与数学学院百余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论坛由数学学院副院长江渝主持。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徐定华、党委书记杨卫东、党委副书记刘福忠出席活动。


开幕式上,徐定华院长首先致辞。他深入阐述数智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与数学的双向赋能关系,强调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GenAI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指出GenAI在数学教育教学领域的强大助推力。结合上海财经大学学科布局,徐院长提出”数学是文化,筑牢大学底座;数学是基础,奠基科学思维;数学是技术,推进数字财经”,并呼吁业界专家为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积极建言。


为深化校企合作,论坛现场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与上海冬塔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冬塔米产学研实践基地”,徐定华院长与冬塔米智能科技邱伏生总经理共同完成签约及揭牌。

为进一步助力学校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上海财经大学校友会从优秀校友中遴选了一批校友领航导师。数学学院党委书记杨卫东为卞政、潘婷、孙炜程、张凡等校友领航导师颁发了聘书。上海财经大学校友会数学学院分会会长、上海潼骁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总经理兼执行事务合伙人张凡作为代表讲话,表达了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坚定支持。

主旨报告阶段,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系主任郁文教授分享了复旦大学应用统计专业硕士项目的培养模式及高素质应用统计人才培育经验;冬塔米智能科技邱伏生总经理则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入解析数学、数据、算法、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提出数学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新路径。


下午的圆桌论坛围绕“AI技术与数学应用统计研究生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生产学研实践能力提升与就业竞争力培养”“业界导师在研究生指导中的角色与机制创新”“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工作方案落实”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实践课程教材建设、双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多项可操作性建议。
徐定华院长在总结中表示,本次论坛系统性地探讨了数学、统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领域的赋能之道,深入剖析了高校与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针对当前学术界研究成果与产业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以及产学融合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学院与参会嘉宾达成了深度合作意向,共同勾勒出未来产教融合的发展蓝图。下一阶段,学院将充分吸纳各方建设性意见,加快制定可落地的实施方案,切实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数学学科与产业界搭建了深度对话平台,有力推动了数学学院产教融合新生态建设。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院将持续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深化与各界协作,为数字经济时代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供稿、供图:黄俐俐
审核:徐定华、江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