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红色光影,感悟信仰力量 | 数学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赏红色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1周年,进一步加深党员同志们对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事迹的了解和缅怀,激发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数学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观看红色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数学学院师生党员,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教师代表和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为主线,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极艰苦环境下的顽强抗争和不屈精神。影片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这是一场关乎志愿军生死存亡的战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第63军的2.5万名将士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与近5万的“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在炮火连天中坚守阵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铁长城”。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敌人包围下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勇形象,充分展示了我国军人的忠诚、勇敢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两个半小时的观影,既是一场生动的信仰教育,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鼓舞。观影的师生时而紧张屏息,时而热泪盈眶,通过这部电影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与伟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口号的深远意义。观影后,党员同志们深感此电影所蕴含的深刻启示,纷纷表示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工第二党支部张冉表示,《志愿军:存亡之战》这部作品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深刻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为了国家尊严与民族生存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卷。观看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首先,影片中展现出来的志愿军战士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精神令人动容。其次,影片还细腻地刻画了战场上的人性光辉。他们在战火纷飞中展现出的深厚友情、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感受到战争背后的温情与希望。最后,《志愿军:存亡之战》也让我思考了和平的重要性。虽然影片主要讲述了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但它同时也提醒我们,战争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

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刘奇表示,《志愿军》电影以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人物情感,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艰难与勇敢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不仅再现了战场上的激烈搏斗,更刻画了志愿军战士们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信念和不屈意志。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让人动容,尤其是战士们在极度寒冷和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依然毫不退缩,奋勇作战的场景,令人泪目。影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与细节描写,讲述了那一代人为保家卫国而舍身忘我的故事,使观众深刻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发人深省。

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王宁洁表示,观看这部电影让我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意识到,在课本的寥寥几句背后,埋藏了多少英烈忠魂。电影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哪里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的含义。总的来说,《志愿军》这部电影不仅让我对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和坚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并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和勇气。这部电影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科师生党支部陆一名表示,《志愿军:存亡之战》是一部深刻展现抗美援朝战争铁原阻击战的电影,通过李家三口的故事,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与牺牲。影片以其震撼的战争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唤醒了观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弘扬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代表林奕颖表示,今日有幸观看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影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惨烈战役。志愿军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阵地,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捍卫了民族尊严。“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些战士,或年轻或年长,他们不只是志愿军,更有着自己的小家。然而,在战场上的那一刻,他们眼中唯有敌人,忘却自我,这是何等强大的爱国主义与大无畏精神!我们务必铭记这段历史,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

此次 “追忆红色光影,感悟信仰力量”党建联建主题党日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更是加深合作、师生共建、丰富支部精神生活的的宝贵契机。未来,数学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携手并进,不断探索党建联合的新模式与新途径,促进两个学院师生间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推动党建联建工作常态化、多元化、优质化,打造新时代高校“一融双高”建设新格局。